忘了是恢复跑步的第几天了,不过无所谓,记住第几天这种事情其实并没有意义,反而是持续的在跑,没有中断过才是有价值的事情。
今天的气温不错,毒辣的太阳被云层遮住了,体表温度差不多在25度,是一个凉爽的下午,在下午4点半左右,我开车来到了西溪湿地福堤段,准备开始我的跑步。
今天早上醒来时,我甚至有点犹豫,不想去跑步。昨天儿童节,白天带着小孩消耗一天过后,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小强度的慢跑,于是去旁边健身房做游泳,可能是游泳时间有点长,导致我的膝盖不是很舒服。但过往的经验告诉我,保持适度的运动,反而是克服身体不适的最好方式。 在午睡1小时后,我感到精神饱满。虽然膝盖的不适还在,但我决定不再给自己找借口。经过一番心理挣扎,我告诉自己:“行动起来!”于是,我穿上跑鞋,来到了美丽的西溪湿地。
跑步开始时,我放慢了速度,尽量不让膝盖承受太大的压力。西溪湿地的风景依旧迷人,我一边跑一边欣赏着周围的自然美景,这让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。 随着跑步的进行,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。这一次,有了不同,我一次性跑下来的距离比之前几次都要远,虽然一次不停也就跑下来2公里,但是之前自己只能一口气跑1公里左右,就需要停下来喘口气,很明显,我有了进步! 我感到自己的耐力在增强,身体也在逐渐适应这种运动。
于是,我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跑,我把节拍器设置成了160每分钟的步点,让自己的重心前移,按照节拍器的节奏,我迈腿,用鼻子吸气,用嘴巴呼气。 由于重心在前,就像是我在被人推着跑,而不是主动迈腿跑。 这种节奏下,我尽然第一次感觉到,越跑越轻松。 抬腿,用全脚掌落地,然后过渡到前脚掌,就像是滑轮一般,这种重心过渡的感觉是一种 「滚动感」的体验。
好天气加上周末的加持,今天的西溪湿地有不少游客,情侣们双双对对,旅游团的游客和导游在各个驻脚点聚集探讨着,有带着孩子们一起骑行的父母,也有带着长辈们散步的年轻人。 整个福堤段充满了热闹的气息,就连今天的车辆都显得比较拥挤,不得不让景区实行了单行道,以便避开涌入的游客们。
在这热闹的路段里,我依然埋头跑着,耳机里面有节拍器的步点节拍,同时也有同样节奏的音乐歌曲,带着音乐跑步,可以让我有效的分散一下对目标的焦虑感,不至于跑两步就看下手表,看看到底还有多久才能到目标距离。除了音乐可以稍微缓解一下以外,路边的凉亭也会作为的参照物,以便可以实现对目标距离「不看手表也心里有数」,虽然事后(比如现在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)回头看,这无疑是一种「掩耳盗铃」的行径(其实也看手表并无区别),但是,在当时,它确实有用啊,可以有效的分散一下我的注意力,这就行了。 虽然有这么多小伎俩可以耍,但是物理距离是不变了,该多远还是得有多远,该跑还得跑,自己选的距离,含着泪也要跑完。 于是乎,也就不想那么多了,唯有关注在当下时刻,关注自己的下一步,关注自己的下一次呼吸。 诶,这样下来,心理上反而觉得轻松了很多。 由「唉,还有这么远」变成了「诶,这一步比之前感觉好一些」,这样的转变支持着我愈发的接近目标距离。
在经过30多分钟的持续慢跑后,终于到了最后一公里,但是当时我的身体状态感觉还挺不错的。虽然,听到声音后,我听了下来,开始慢慢走。 但是,在那一刻,在最后一公里,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,采用了180步点的跑步节奏来冲刺。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心率迅速上升,但同时也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。我坚持到了终点,虽然有点喘,但内心充满了喜悦。
跑步结束后,我进行了一些拉伸运动,以缓解膝盖的不适。看着手表上面的数字,我还是挺有满足感的,虽然跟高手比,我还是菜鸟,但是跟别人比并非我跑步的初衷, 跟自己比较,持续有进步,这,更加的重要。
回顾今天的跑步过程,包括心理上的挣扎,这些小小的经历都告诉我,有时候你觉得的身体有不适,其实并非是真实的感觉,我想到之前在邓亚萍的《心力》一书里面看到的内容, 有时候大脑在吼叫:『我不行了,这样下去我会死的』 ,但是,她决定再坚持一下,熬过去,诶,反而身体状态越来越好。 对于这个内容,今天我有个进一步的体验。
我已经开始期待着下一次的跑步了,每一次的慢跑,都是自己变得更强的一次机会,Just Running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