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一个小的决定都可能成为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。 作者在回忆起少年时期在滑雪队当中的事情时,当时他与另外两个要好的伙伴穿越警戒区去滑雪的情景,第一次去碰到了小的雪崩,他们滑下来以后,同伴还需要去第二次,而这一次,他鬼使神差的决定不再去了。 于是,他侥幸逃过一劫,而另外两个伙伴却碰到了雪崩而遇难。

  1776年的长岛战役,若不是风向不对,乔治华盛顿的军队会被英国军队全歼,但是,当晚的风向却相反,所以逃过了一劫。 换句话说,风向让美国得以存在,反之,若风向正确,美国则不会存在。

  1915年,从纽约出发,目的地是英国利物浦的邮轮“卢西塔尼亚号”,由于资金紧张,船长命令关闭第四个锅炉。而这一决定会让航行时间延长一天。 而正是这延长的这一天,让这艘游艇驶入了德军的战区水域。 从而被德军鱼雷击沉,丧生了1200人。 而这一事件,也成为了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。

  当某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,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的时候,每个重大事件的结局或许都会大相径庭。

  而研究过历史的话,颇具讽刺意义的是:我们通常通晓一件事情的结局,但是对事情的起因却全然不知到。 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。 而当先发生的事情,往往与之前发生的事情有这错综复杂的关系,它并非是孤立的事件。假定你以当下孤立的视角来看事件,而忽略了事件的“家族‘关系,可能会混淆对事件的理解。事物的发展总是错综复杂,深不可测的。

由此从上述的几个事例里面,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

  • 要根据人的行为而非具体的事件进行预测;
    虽然无法预料50年后的世界,但是书里面依然相信,人类会以同样的方式面对 “ 贪婪、恐惧、机会、剥削、风险以及不确定性” 预测之所以难,是因为我们不擅长追问“然后呢?”

    • “油价上涨导致开车人变少”看似符合逻辑,“然后呢?” 由于开车出行,所以有需求更省油的汽车,然后提出诉求,政府介入推出税收政策帮助购买更省油的车,以次刺激车企不断创新,然后开采行业会加大开采力度以避免价格继续上升,导致行业失效,最终会让油价下降,从而促进价格下跌,然后省油的车越来越多,然后开车出门的需求反而可能越来越强烈等等。

    • 结果可能如此,也可能并非如此,只有老天知道.万事万物都在变化,由此预测才会如此之难,影响因素实在过于太多

  • 要敢于想象

    • 无论今天如何,世界在明天都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
    • 变化的因素可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事件的发展遵循着“复利”特征,一开始一个微小的事物,不知会演变成如何庞大